網站搜尋
第 256 期
研究紀要
核心素養怎麼評?高中生核心素養調查之發現
(一)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研究透過情境式的選擇題,涵蓋求知慾、自我控制、同理心等不同面向。發現這些素養與學科成績相關性低,並且社經地位低的學生在團隊合作上表現較好。
逆境裡的微光—林立青
,不論是教師教學、學生觀摩,皆能啟發對社會的關心與行動力,它不僅幫助學生理解社會底層的處境,更能培養同理心與社會責任感,正如林立青所言:「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多少,而是在於你能為他人帶來多少光亮。」在這片不
第 255 期
愛學專欄
未來教育進行式:翻轉學習
與責任感,也讓年幼的孩子能向年長同學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年長學生則在陪伴學弟妹的過程中,培養耐心與同理心。 北平華德福實驗學校則引進「華德福教育」,強調「身、心、靈」的平衡發展,並將學生的「個人特質」置
第 257 期
活動報導
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構思、執行與評估
5. 抱持同理心溝通與協作:透過理解與尊重各方角色與挑戰,建立信任與合作的基礎。
從自我覺察出發,校長們的深度領導力探索之旅
禮堂辦理,課程以「自我覺察與領導決策」為主題,融入社會情緒學習 (SEL) 核心理念,強調自我認識、同理心與人際連結,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長齊聚一堂,透過一系列沉浸式活動,在交流與對話中重新看見自己、理解
第 258 期
活動報導
從心出發:新加坡社會情緒學習之旅
為促進個人幸福與社會福祉的關鍵能力,有助於學生建立自我覺察、有效管理情緒、發展積極關係、培養責任感與同理心,進而做出具社會責任的抉擇。
「雞」密任務:一堂讓孩子學會溝通與思辨的素養課
雞」的主題與教育理念,更在於孩子透過這樣的學習歷程,真正理解如何以不同視角思考問題,進而提出理性、具同理心的解方。
第 259 期
國際脈動
各國教育政策對我國社會情緒學習計畫推動的啟示
以有益學習成效,並促進正向氛圍與利社會的行為。引入社會情緒學習方案與課程不僅能提高學術成就,進而培養同理心與社會關懷,促進和平與可持續的社會發展(Chatterjee and Duraiappah,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