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搜尋



第 256 期
活動報導
從教材出發,讓學生行走更安全!

口網」等,供教師教學運用。針對教科用書編修,涂主任建議應融入實質的交通安全知能,以「交安教案手冊」為課程設計依據,並確保教材內容符合現行法規及實際情境。

奉獻「大」心力,成就「大」事紀

的溫暖校園,讓教育真正成為改變生命的力量;「學習品保」與「課程教學」課程,則透過數據分析、評鑑機制的課程設計,協助學員能「大道至簡,務實致遠」,掌握學校發展脈絡,打造卓越的學習環境,確保學生能在最優質的教育體

外國人如何學習華語?~帶你認識臺灣華語文第一套課程指引

  為了使本參考指引的「學習表現」、「學習內容」能更有效地落實在課程設計或編輯教材上,本院也開發數套線上查詢系統(連結見https://coct.naer.edu.tw/)

核心素養怎麼評?高中生核心素養調查之發現

事務參與方面表現最好,而道德情感和行動則表現較差。不同性別和社經地位的學生在這些素養上表現不同,建議課程設計時考慮性別平衡。


第 195 期

第 178 期

第 198 期

第 203 期

第 223 期

第 238 期

第 243 期

第 252 期

第 255 期
研究紀要
以攀樹課程提升特殊教育學生班級融合

安全的戶外教育課程,且能有效提升社交、情緒、身體、認知及創造力等相關能力,並且可增加環境適應能力。在課程設計結合冒險與自然探索,提供學生深入瞭解攀樹技巧和安全知識的機會,同時促進同儕社會技巧互動、合作及關懷。

未來教育進行式:翻轉學習

人特質」置於核心。華德福教育認為,身體象徵「意志力」,心靈代表「情感」,而思考則是學習的基礎,學校的課程設計遵循這一理念,透過主課程培養學生的思考力,藉由藝術課程讓學生抒發情感,獲得心靈滋養。  實驗教育的價

以素養為徑,走出語文與藝術交會的學習旅程

  本書並非僅止於課程設計指南,而是對標準本位評量實務的深度回應,許多教師對評分指引的撰寫感到困難,特別是素養導向任務如何訂出


第 257 期
研究紀要
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現在與未來

圖1、OECD課程設計原則與十二年國教課綱課程發展特色之比較

從場域出發,讓學習走出教室

、大鯖魚夢工廠)的代表,以「跑桌」的輪動方式自我介紹,與各桌的候用校長展開對話,利用海報與摺頁展示其課程設計、場地資源及運作模式,兼顧展示深度與互動廣度,使校長們能在短時間內全方位認識多達10個優質場域,為未

《教科書研究》第18卷第1期出刊

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社會性科學議題學習 (SSIBL) 課程顯著提升學生的整體探究能力,建議未來的課程設計可以進一步優化鷹架系統,以滿足不同學習需求,並探討如何在教學中有效融入新興科技以支持個別化教學。


第 258 期
活動報導
從心出發:新加坡社會情緒學習之旅

與社會責任感之基礎。張愛聆老師的精彩演講,除深化我國教育界對SEL內涵與實務的理解,亦為我國未來相關課程設計與教育政策發展提供深具參考價值的國際視野與行動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