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毓欣
【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陳毓欣】
壹、前言
對高等教育而言,學用落差一直是棘手又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大眾普遍認為人文社會學科的學用落差情況最為嚴重。本文整理美國藝術及科學院對人文社會學科畢業生所做的調查結果,以及學者對於調查結果的看法,並以日本教育部主導日本人文社會學科未來走向的作法,探討人文社會學科的現況與未來。
貳、人文社會學科畢業學生的優勢與劣勢
人文社會學科一直以來都是受到學用落差觀念影響最甚的,再加上近年來,以STEM為主流的教育氛圍下,多數人更是不看好人文科系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然而,美國藝術及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 Sciences)近日發表研究卻顛覆了這個刻板印象。
研究報告顯示了人文學科畢業生的優勢與劣勢,包含:
一、優勢:
(一)87%人文科系畢業生對於工作感到滿意,與STEM科系學生相距不遠。
(二)2015年大學生平均失業率為3%,而文科學士失業率只有3%。
(三)人文科系畢業生有60%擔任管理或督導的工作,與其他領域相比為多。
(四)對工作是否深感興趣,人文科系畢業生的比工程科系略低,但還比商業或是社會科學的比率高。其中只有教育相關科系畢業生對於工作深感興趣的比率達到 80%。
二、劣勢:
(一)2015年人文學科畢業生的平均薪資中位數為52,000美元,低於所有畢業生的中位數60,000美元,更低於工程學位畢業生的82,000美元。
(二)只有30%的人文科系學生畢業後從事工作與所學深度相關,有1/3以上是不相關,這種情況比其他領域高。
因此,人文科系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並不如大眾刻板印象中的糟;但在學用落差上,的卻比其他領域嚴重(駐洛杉磯辦事處教育組,2018)。
參、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支出應增加
2016年美國排名前50的公立大學中,僅有2所在經費分配上,給予人文學科超過5%的研究經費,這凸顯了高等教育對於人文社會學科的重視程度,遠低於其他學科。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教務長Thomas G. Burish認為,這是由於人文學科的價值,在以投資報酬率引導的制度下,難以被衡量,所以被誤解為不能有效地回應最新科技帶來的進步與挑戰。他希望學術界應重視人文學科在探究真相、人性本質、道德倫理方面的價值,並增加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支出(駐芝加哥辦事處教育組,2018)。
肆、未來課程規劃應考慮就業市場的需求
美國勞動力分析公司Burning Glass Technologies在2015年時的報告指出,就業市場對能勝任「混合型職位」(hybrid jobs)的人才需求愈來愈高,但就目前大專校各系在課程的規劃上,因為受限於教授行程、預算分配等事項,因此很難符合跨領域的需求。這種現象未來可能會促成更多複合式課程與整合性學程的出現,讓大學院校培育人才的方式產生根本性的變化(駐舊金山辦事處教育組,2018)。
劉秀曦、黃家凱(2011)指出,我國人文暨社會類的畢業生進入職場後,平均薪資以新臺幣25,000至30,000元居多;學用相符程度在80%以上的,僅有29.8%,均低於其他學科的畢業生。調查結果亦顯示,在如何強化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方面,業主認為高等教育機構應持續加強人文暨社會類學生的專業能力。
人文社會學科的學生,在就業市場上所必須展現的專業能力,可能不僅僅是大學主修學系的專業知識,根據實際的市場需求,跨領域的整合能力,才是符合業主所期待的專業能力。因此,人文社會學科在規畫未來課程的時候,勢必得考慮跨領域或與其他學科融合的可能性。
伍、結語
綜上所述,透過美國藝術及科學院所做的調查,以及學者對於人文學科研究支出應增加的呼籲,我國亦應思考如何分配各個學門的經費比例,才不致於造成人文學科被邊緣化的情況。目前我國國內對於跨領域的人才培育相當重視,科技部人文司於2013年啟動「數位人文主題研究計畫」,並自2014年起,委託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項潔教授規劃並執行「數位人文推動計畫」,其中一子計畫為「數位人文研究人才培育計畫」,讓教師以跨領域的教學內容及創新元素,教育出新一代的數位人才(項潔、薛弼心,2018)。人文社會學科的價值應如何凸顯,並發揮其價值,以及如何與其他學科進行跨領域的融合,實是解決學用問題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項潔、薛弼心(2018)。科技部「數位人文推廣計畫」概述。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9(2),86-92。
劉秀曦、黃家凱(2011)。高等教育擴張後我國大學畢業生人力運用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3),153-180。
駐大阪辦事處(2018)。日本變革中的國立大學,文科減少,文理融合型增加。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44。
駐芝加哥辦事處教育組(2018)。為何在高科技世界裡應增加人文學科的研究支出。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48。
駐洛杉磯辦事處教育組(2018b)。美國人文科系畢業學生就業前景的真相。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43。
駐舊金山辦事處教育組(2018)。大學院校應以更富前瞻性的教育方法,以滿足社會與學生的期待。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51。
【全文請下載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