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改變正在發生中!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談《108課綱》新世代人才培育思維

策略溝通辦公室 | 李曉青

  本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在去年11月22日至23日,舉辦為期兩天的「108年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施的第一哩路:連結、共創、演化」學術研討會,特別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進行專題演講。

  會議一開始,本院院長許添明在致詞時表示,《108課綱》上路前,本院負責總綱領綱的研修,以及教科書的審查,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就是「前導研究」,本院跟許多學校進行合作,為的就是希望透過「前導試行」讓108課綱能順利推動。他以芬蘭和哈佛大學學者在討論教育改革時的一個重要觀念——「穩定中求進步(steady work)」為例,表示教育沒有速成,必須一步一腳印的來推動;教育就像生物理論的「演化」過程,透過保存來進行轉變,這也就是此次會議會以「演化」為主題的意義所在。

  潘部長延續「一步一腳印」的這個概念,表示《108課綱》長達十年的發展和基礎研究的準備,從總綱到領綱,甚至走過三年的「前導試行」,絕不是如外界所說的倉促上路。由於《108課綱》對於整個臺灣教育推動有非常大的影響,不只是它的廣度和深度,還包括教師教學的改變,以及課程的規劃;尤其是面對未來不可測的挑戰時,勢必需要經過多年的準備,才能在108年跨出第一步。他藉由此次的研討會,說明課綱在推動時的思考層面與規劃方向,同時提出校方該如何有系統的逐步落實。

新世代的人才如何培養?

  潘部長以「教育的改變發生中——《108課綱》新世代人才培育思維」為題,主要是因為世界變化在巨大的浪潮下,課綱成為因應新世代人才培養上的關鍵角色。當我們在思考教育如何改變時,有相當大的影響來自世界公民、全球移動、公民意識的覺醒,人口的少子化、高齡化也是全球共同的趨勢,這些危機很難用過去的經驗或現有的知識架構去解決,不只是臺灣,世界各國也同樣面對這些問題。

  因此,當世界改變,我們也需要跟著改變。潘部長認為,二十一世紀人才培育無法用過去的標準來判斷,他以「世界經濟論壇」所提到新的教育願景與三大人才技能項目——「基礎素養」、「能力」、「品格特質」為例,認為這即是培養孩子應具備的重要能力。反觀我們十二年國教,初期是以制度的面向來進行,但真正重點是在課綱的實踐,如此才能落實新世代人才的培養。

  他進一步說明《108課綱》的三大重點。第一個願景是「成就每一個孩子」,這是十二年國教揭櫫的目標,也是教育的本質;讓每個孩子依照自己的特質發展,成為渴望學習、勇敢創新、自信生活的終身學習者。第二是強調「自發」、「互動」、「共好」,培養孩子自主行動的學習、良好溝通互動,積極社會參與的能力;在發展課程中,以此作為基礎研究、總綱、領綱,以及相關配套措施的基本理念,這也是課綱建構設計的重要內涵。第三個是以「核心素養」作為最重要的發展主軸;重視知識技能態度,培養孩子在社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部分除了延續過去九年一貫課綱架構的基礎外,更增加了探究實作、自主學習及選修課程。

  過去臺灣在PISA等各項評比過程中,可以看到我們的學生在很多面向都表現不俗,但最不足的部分就是學習的興趣與自信。潘部長認為,這顯然表示過去培養的只能是知識基礎上的能力,不容易引導學生朝興趣發展,他以高達27%的大學生選錯科系而後悔的現況為鑑,期待透過《108課綱》的改變,能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從這樣的課程發展,在人才培育部分《108課綱》有哪些重點?他強調第一個是「固本」,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不能忽略基本學力的基礎,課綱不只是強調基本學力,在低年級特別增加國語文與數學的學習節數,為了就是打下重要的基礎。第二是「拔尖」,潘部長表示,課綱強調的「拔尖」,並非以單一評量標準劃歸、符應唯一標準制度下的優秀,而是更注重學生多面向專長領域的發展,讓不同性向、特質、具有差異的孩子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成為各領域的「拔尖者」,考招制度也依此有相對應之調整。

  第三是「務實致用」,過去推動教育比較少有「動手做」的課程,在這次課綱設計中有非常多像技職體系裡的實作課程,希望學生經過探究實作課程深入理解,同時培養學習的興趣。最後「適性」,則是注重每個孩子的差異與需要,潘部長指出,課綱上路後陸續看到許多學校設計具有相當特色的課程,包括彈性學習、跨領域學習、降低必修增加選修等,透過這些課程設計與安排,讓學生適性發展。

《108課綱》有哪些配套措施?

  雖如前面所提,我們有這樣縝密的規劃,但若沒有相關配套做對接與連結,課程再怎麼演變推動,彼此間仍然沒有關連性。《108課綱》有哪些配套措施?潘部長表示,不管是教師增能、資源整備、考招連動、相關法規,或者與社會持續溝通等,這些配套都持續在進行著。

  在「教師增能」部分,他以過去九年一貫實施的經驗來談,認為要求第一線老師主動學習是一大工程,所以這次將前導學校(648校)、教師專業成長社群、國中小輔導團等納入教師增能的規劃範疇,透過第二專長學分班、高中職學(群)科中心、中央輔導團等專業社群發展,由下而上去思考教師教學專業上的成長,這是極具感染力與影響力的。

  這些課程規劃所產生的師資員額與設備,必須有經費來支應,因此如何「資源整備」是非常重要。潘部長認為,這幾年投入在課綱經費高達450億,其中在增加師資員額,考量規模小的學校及高中職的選修所投入的人力資源,就有一千多位,以及在科技領域所投入的智慧校園等,這些資源的整備是從《108課綱》上路前三年就已經陸續準備與投入。

  另外在「考招連動」部分,其中學習歷程方面受到許多人的關注,潘部長也特別解釋;他認為,這是讓學生在三年學習歷程中,累積並瞭解自己學習的過程,在進入大學前的準備;除此之外,「考招連動」也是解決過往從高三開始,即準備申請入學的這種學習不完整的問題;在調整幾個重要的考試時程後,才能真正讓學生走完這些課程的學習。至於「法規研修」部分,包括課程規劃及實施要點、學生評量辦法等多達35種以上的法規研修,也都在這幾年中逐步到位。

《108課綱》正式上路,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最後,潘部長強調《108課綱》正式上路,真正的挑戰才開始;最大的挑戰來自於關係所有孩子、家長的政策。他把課綱比喻成早年十大建設的推動,整個國家在建設上的改變是龐大而複雜的,而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不斷的與社會進行對話,是很重要的。

  教育的目的,是成就每一位孩子,透過多元探索、動手實作、自主學習,讓擁有不同特質的孩子發展興趣與潛能,帶著滿滿的熱情與能量向前進。他也期許讓每位孩子在學習的路上,能真正的適性發展,這也是《108課綱》努力實踐的目標。


108課綱 十二年國教 人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