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機會均等研究的回顧、資料運用及研究實例工作坊

《跨界:學術/實務/跨域交流》系列活動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 | 王淑貞、陳宥廷

  本院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於111年3月起規劃6場《跨界:學術/實務/跨域交流》系列活動,針對本中心中長程發展之四大主軸:資料驅動治理、教育領導人才、高等教育發展、教育公平議題,邀請專家學者蒞臨演講或舉辦工作坊。

  本次「教育機會均等研究的回顧、資料運用及研究實例工作坊」於6月10日辦理,邀請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黃敏雄研究員透過視訊會議,分享其教育社會學領域之專業知識,以及教育機會均等對學生學習表現的影響。

  黃研究員以教育機會均等研究的回顧為開端,闡述美國社會學家James S. Coleman與Ernest Q. Campbell及5位教育部人員撰寫之柯爾曼報告書(Coleman Report)中首要回應的四個問題:一、公立學校中,種族與族群的隔離狀況;二、學校是否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三、從學科成就測驗瞭解學生的學習情形;四、瞭解學生學習表現與學校特質之間的關係。該研究報告發現,學生之間的學習表現差異,主要來自於學校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給家庭社經背景較好的學生,形成差異化的結果。此外,學校所制定的類別(例如:普通與職業學校、資優班與普通班、明星學校等)可能影響學生的認同形成、交友圈、行為與成就,這些類別標籤還會向學生周圍的人發出訊號,包括父母、同儕和教師,進一步影響周遭的人對學生的看法與互動,製造出地位差異並重製階層化的社會類別。

  黃研究員接著介紹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並分享個人應用TIMSS的實例經驗,在他一篇近期的研究當中,係以TIMSS2019年的資料分析校外補習數學與科學的普及情形,並作40個國家地區的比較。臺灣的國二學生,有補習以及長期參與補習的比例,皆是全球名列前茅,而且多屬於家境好的學生。再從國際比較的角度發現,芬蘭、加拿大魁北克的學生自然科學補習比例很低,大約一成以下,但是他們卻有相對較高的自然科學成績;在新加坡,學生們有最好的數學和科學表現,但是在長期補習的比例也是低於台灣,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及反思。

  本次線上工作坊參與踴躍,在同仁積極的提問與黃研究員的回饋互動當中,透過精彩對話,讓與會者獲益良多,進而反思學校是否提供公平的學習環境及教育機會均等的重要性。


教育公平 《跨界:學術/實務/跨域交流》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