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大地的生命搏動

板塊構造學說—臺灣的板塊構造特性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生活在臺灣,「地震」可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1999年的921大地震,或是2016年的美濃大地震,所造成的傷痛與驚悸仍存在於許多人的心中,而於2022年發生的臺東地震,讓我們重新回想並正視地震這項天災,學習如何防範地震,我們可以先從瞭解臺灣的板塊構造與特性開始。

  臺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自1500萬年前開始,菲律賓海板塊就不斷朝西北方向與歐亞板塊移動,相互聚合碰撞的力量形成造山運動,由此誕生臺灣,如今菲律賓海板塊仍以每年7、8公分的速度,向歐亞板塊推進。

  在臺灣南邊,歐亞板塊向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隱沒帶上方發展出呂宋火山島弧系統,形成蘭嶼、綠島及臺灣東部的海岸山脈;而在臺灣東北方,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之下,隱沒帶上方形成琉球火山島弧系統則產生龜山島與大屯火山。

  由於碰撞與隱沒的作用,臺灣的地層承受著大地應力,使得地層變形,進而斷裂錯動引發地震,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一部分,因此地震發生相當頻繁,平均每年可高達4萬多次,有感地震則有7百至2千多次,雖然大部分地震都發生在花蓮、宜蘭及臺東外海,西部地區發生次數較少,但由於震源深度淺(約10餘公里)、餘震較頻繁,影響範圍較廣,加上人口稠密、工商業發達,一旦發生地震往往會造成嚴重災害。由於地震的發生是無可避免,因此,我們平日就必須加強防災準備及避難演練,才能在災害來臨時發揮減災效用,在危急時刻降低生命與財產的損失。

  精彩內容請看:「板塊構造學說—臺灣的板塊構造特性」,其他更多精彩影片,歡迎讀者至愛學網「愛教學」單元中瀏覽。


板塊 地震 地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