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圖文閱讀歷程的眼動研究

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 | 林慶隆、盧昱勳

  本院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於2024年6月21日在臺北院區舉辦「科學圖文閱讀歷程的眼動研究」演講,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郁岑特聘教授針對「眼動儀」與科學閱讀進行分享,該演講採混成模式辦理,與會者反應熱烈!

  科學文本包含文字、圖片與表格等多元表徵,當這些表徵同時出現在文本中時,學生究竟是以何種順序閱讀?簡郁芩教授透過「眼動儀」追蹤學生閱讀時,眼睛所看的位置,並記錄視線移動的路徑,如此便能清楚瞭解學生的閱讀方式與策略,提供教學者參考。本演講內容分為三部分,包括圖文閱讀理論基礎、眼動原理與閱讀特徵,以及三個實證研究的分享。

  圖文閱讀的認知,包括文字和圖片如何通過感官進入大腦並進行處理。傳統的閱讀研究方法可能會對受試者的閱讀歷程造成干擾,而眼動儀則能提供量化且客觀的數據,且不會打斷受試者的閱讀思考。眼動儀可以紀錄讀者閱讀時,眼睛停留在文字或圖片上的時間等歷程,記錄時間與空間的資訊,並結合在一起,眼動儀研究顯示,學生在閱讀較困難的地方會停留更久或反覆閱讀。

  簡教授透過研究實例說明眼動儀的運作方式與結果,並打破一般人的迷思,包含現場教師在內,多數人應該都會認為小學生在閱讀科學文本時,通常不喜歡閱讀文字,而是喜歡看圖片,但眼動研究顯示,學生通常是「文字主導」的讀者,他們在閱讀時很少參照圖片,主要依賴文字,雖然科學文章的圖片可以將抽象概念具體化以幫助理解,但許多小學生閱讀時並不會充分利用科學圖,停留在圖片的時間也不長。而在文章中標示對應的圖片,學生是否會依據指示進行圖文參照?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閱讀有標示的文章,且先經教師提醒注意的情況下,閱讀成效最佳,他們不僅花更多時間觀察圖片,也更有效地應用了教學中學到的閱讀策略,此研究結果可做為教師教導學生閱讀策略之參考。

  另外,簡教授也針對紙本閱讀及使用電子裝置閱讀之差異進行眼動實驗,該實驗以大學生為主,研究發現:紙本閱讀的學生傾向於快速瀏覽並使用概括的方式快速掌握重點;而數位組的學生則傾向於更仔細地閱讀,但不常進行重讀。眼動追蹤顯示兩組在處理圖文資訊上有所不同,紙本閱讀者對於文本結構有更好的空間記憶;而數位閱讀者則更注重圖片與數據的快速查閱。此外,紙本閱讀者在重讀時更加注重圖片與圖說等表徵性內容,這些內容有助於他們理解科學概念;而數位閱讀者在第一次閱讀時專注於細節,但在後續的重讀行為中花較少時間。總結來說,這些發現顯示出使用不同媒介(紙本與平板電腦)閱讀科學文章時的閱讀策略與行為差異,這可能會影響他們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最後,簡教授也提到,眼動儀不只可以用在閱讀視線的追蹤,也可以在學生實際操作實驗時,追蹤學生視覺的注意焦點。透過學生的實際動作,以及視線軌跡及停留在實驗器材的時間,我們可以判斷學生的思考模式,這些結果都可以做為教師在教學時的參考,並能應用於教材編輯、版面設計等工作。


科學文本 圖文閱讀 眼動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