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與未來的和鳴 追尋部落之聲

阿美族的古調新聲—少多宜.篩代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 王清標

  「凡竹可笛、凡木可擊、凡氣可曲」拉動竹片上的棉繩,Aims旮亙樂團團長少多宜.篩代 (Sawtoy.Sawtay) 用口簧琴彈奏出單純樸實的樂音,他說舉目所見的自然素材,都能做成樂器:竹子可以製笛;木頭可以敲擊;氣息可以譜出音樂。阿美族是一個傳統樂器豐富的民族,他們的民族性,有海洋的深度,也有高山的高度,祖先們流傳下來的古樂器,每一個音符都是對萬物的感恩。

  1994年,少多宜.篩代加入公共電視第一批原住民新聞雜誌,過程中接觸到當時中央研究院一份《臺灣阿美族的樂器》的文獻資料,為1961年由學者凌曼立所紀錄的40多種阿美族傳統樂器,令少多宜.篩代不禁驚嘆,卻同時困惑「為什麼現在沒有了?」這些傳統樂器遺失在過往歲月中,這令少多宜.篩代想去找尋並重現這些前人所遺留的原鄉之音。原住民族部落面臨現代化發展,新一代的出走導致傳統器物與生活模式逐漸失傳,形成文化斷層,少多宜.篩代因此踏上尋回失落傳統樂器之路,他幾乎走遍阿美族各個部落、拜訪耆老,無論是樂器還是音符,他努力地將祖先的樂譜拼湊出來。

  少多宜.篩代為了持續鑽研阿美傳統樂器,並傳承給下一代,他在1999年成立「Amis旮亙樂團」,「旮亙」 (kakeng) 在阿美族語意為「竹鐘」,是阿美族傳統婚禮中男方從妻居時用來通報結婚喜訊的用具,他們以此命名,有報喜訊之意,也象徵旮亙樂團傳承並發揚傳統原音的使命感。團員們從來不用制式的樂譜,全靠演奏者與樂器之間的關係及情感互動,以呈現各具特色的音樂。而樂器則是少多宜.篩代帶著團員們深入山林,教導他們學習辨別樂器的材料,親手取用並製作出屬於阿美族的傳統樂器,使傳統與當代產生共鳴。

  時代進步,傳統樂器也需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少多宜.篩代持續傳授製作樂器的技術,只希望器物不要失傳、聲音不要消失,「因為這就是屬於自己的文化、自己族群的樂音」,製作竹鐘時,部落青年吳鑫 (Sawmah.aray) 覺得砍竹的步驟最為困難,從零到有,但當看到成品並彈奏時,會感到滿滿的成就感。「加入旮亙樂團像找到家的感覺,因為會意識到自己是阿美族人,感受到文化的存在。」一位部落青年朱耘 (Akai.gurugur) 則認為自己需要傳承這樣的文化。

  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音符卻能流傳百年之久,少多宜.篩代感嘆自己這代也即將老去,音樂傳承的重責大任就落到下一代身上,他所能做的是盡可能交代自己的文化,流血流汗都要傳下去。阿美族人用樸實的音樂,喚起族人對山海原野的悸動,與回歸大自然的嚮往,少多宜.篩代希望傳統文化可以代代相傳,不被遺忘!

  相關內容,歡迎至愛學網點閱:「阿美族的古調新聲—少多宜.篩代」,其他更多精彩影片,歡迎至愛學網「愛生活—名人講堂」單元中點閱。


原住民族 阿美族 文化保存 民族認同 傳統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