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好,從服務開始!美感教育觀點出發的服務學習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 黃祺惠 助理研究員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2016)提出「存在美學」、「公民美學」與「生態美學」三軸的美感教育內涵(如下表),在實施新課綱之際,本服務學習課程以此三軸論述為參照架構,讓美感不只是形式上的美,而是能讓學生從日常實踐中產生共鳴。


表、美感教育的三軸論述

軸向存在美學公民美學生態美好
人類圖像個體自主性社群參與人類歸屬感
定位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自然
意涵探究個人生命成長歷程中,如何在審美與創美中獲得生命意義感,在各種邂逅與互動裡,得以自在自得,不斷自我創化與超越。
探究個體如何透過公民責任意識、社群認同參與及連結,追求和諧並同理差異,共同創造美與實踐美。
探究人類與生活環境及生態系統共生共融關係,以喚醒地球公民身分的覺醒,並且透過美感行動,以美化環境與美善身心靈。


  以下為本課程設計發展、共備與實施的歷程:

與教師建立課程合作共識與共備默契

  1.閱讀文獻——分享服務學習的相關文獻,從學理知識中釐清服務學習的精神與重點;2.經驗分享——了解學校的服務學習課程實施經驗,並盤整部定課程及校訂課程的發展脈絡;3.進入社區——設計問卷請家長填寫,參考家長發現的社區問題/需求,並請學生訪談里長及進入社區觀察;4.蒐集主題選擇的參考資料包括社區相關報導、影片、其他學校校外服務學習的議題與案例。

  接著,從各類資料中歸納出社區服務的類型,如童軍服務、偏遠服務、環保服務、關懷老人、醫院志工、路線指引、導覽解說員等,最後提出本課程主題為「減塑議題」,課程目標與十二年國教課綱三面九項核心素養及美感教育三軸論述不斷交叉檢視,以避免在眾多課題的發展下失去核心重點。

集思廣益——跨校增能共備與定錨

  為了讓本課程的設計能有更多元的視點,本研究室團隊辦理「美感教育學校基地教師增能與共備工作坊」,運用活動理論的工具協助教師團隊發展課程,從具體目標、結果、組織/行動者、時間、課程、分工及價值願景等不同面向做思考,邀請三所美感基地學校(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臺北市立啟明學校及臺北市立北政國中)以「世界咖啡館」的討論形式互相分享交流,各校分享對於美感教育的理解,以及行動的設計,並且探究與提問,找到可能跨校合作的切入點。此活動協助教師們更精確地建構課程地圖,也促成未來合作的契機。工作坊結束後,更加確立了服務學習課程主題與美感教育三軸的關係及核心價值。

課程實施——從餐具談環保到紙袋傳愛心

  從學生早餐餐具及包裝材質的分享、影片的播放與討論引起動機,再請學生整理家中的紙袋,寄送給需要的店家,包括裁縫店、鬆餅店、親子餐廳、社區發展協會、義式餐廳等,因課程實施時適逢COVID-19疫情,故每組僅派兩位同學前往郵局寄送袋子,其餘的學生在教室看直播,並提供資訊支援。店家收到紙袋後在臉書向學生表達感謝之情。課後請學生省思以下問題:服務中最快樂的事情是?服務中最大的挫折或困難?經過此服務學習課程,學到了什麼?在服務學習及服務參與中,發現了什麼新論點與問題?在未來的生活及工作中,從服務學習的觀點來看,可以怎麼做?

  教師信念是課程實施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教師對於服務學習的認知、課程主題的專業度,影響了課程中的每一個決定。服務學習任務的設定應是開放性的,且應賦權學生以提高學習使命感,而學生服務學習動機如何引發與維持?也是教學過程中應思考的課題。美感建立在人與人彼此的關心,透過服務學習課程,可以激發學生主動關懷他人的動力。服務學習的永續發展需要長時間的浸潤與賦能,期待能內化為學校的學習風氣,在與他人良好的互相合作下,培養學生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


參考資料

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陳伯璋等人 (2016)。 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頁1-23)。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祺惠(2021)。共好賦能的美感教育—臺北市北政國中服務學習課程之設計與實施。文化.身體.樂遊:美感教育的實踐(頁123-144)。國家教育研究院。


附加檔案
  1. PDF檔案 共好,從服務開始!美感教育觀點出發的服務學習.pdf

服務學習 美感教育 減塑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