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 | 黃家凱 助理研究員
新加坡與韓國的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中表現一直非常出色,這反映了其高等教育的卓越競爭力。根據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新加坡和韓國的頂尖大學在全球表現上相當出色。在QS排名中,新加坡的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持續位列前50名,而韓國的首爾大學、韓國科學技術院、延世大學、高麗大學、浦項工科大學等也穩居百強之列。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則進一步強調了這些大學在研究、教學和國際化方面的卓越表現。新加坡和韓國的大學在這些排名中名列前茅,顯示出其在學術研究和教學質量方面的強大實力,尤其,擁有優秀教師的大學,其競爭力更為顯著,並能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場中取得領先地位。
新加坡與韓國大學優異的排名結果並非偶然,而是源於兩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重視和大量資源投入。新加坡政府積極引進世界一流大學的分校,並通過各種獎學金和資助計畫吸引國際頂尖學者和學生。而韓國則通過提升研究經費和設立全球性的教育計畫,推動該國大學進入世界頂尖之列。這些措施不僅提高了兩國大學的國際聲譽,還促進了該國學生的全球視野和競爭力。
新加坡和韓國在大學教師人事制度方面,各具特色且富有競爭力,這對於其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產生了深遠影響。新加坡的大學教師薪資制度具有高度彈性,採取績效給薪制,允許教師薪資根據市場需求和個人能力調整,意即教師的教學與研究表現決定其薪資水平,這種靈活性極大地激發了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吸引了大量優秀人才前往任教。
韓國的大學教師薪資制度雖然相對固定,但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國公立大學可以靈活調整薪資標準,私立大學則能夠根據教師的研究成果和其他因素提供額外的津貼。這種結構性彈性使得韓國大學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升教師待遇,從而增強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此外,新加坡與韓國均允許教師兼職,並對此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新加坡鼓勵教師參與校外專業活動,以提升其專業能力和學術貢獻;韓國則通過寬鬆的兼職法規,為教師提供更多元的職業發展機會。這些制度上的彈性和自主性大大提高了兩國大學在國際人才市場上的吸引力 。
新加坡與韓國在提升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方面,展現了卓越的成效。兩國的大學在國際排名中的優異表現,不僅依賴於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資金投入,更在於其靈活且富有競爭力的人事制度。新加坡通過彈性的績效薪資制度和積極的國際化策略,有效吸引並留住了全球頂尖人才。韓國則在固定薪資體系的基礎上,通過法律允許的彈性調整,以及多元的兼職機會,提升了大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這些制度上的優勢,使得新加坡和韓國的大學能夠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重要學術中心。兩國大學具競爭力的制度設計,有效吸引全球優秀學術人才前往,除提升兩國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透過知識的創新與轉移(如技術移轉、國際專利申請等),將知識轉化為具競爭力之商業產品,提升兩國商品在全球的競爭力。因此,臺灣在積極思考如何提升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吸引更多國際優秀人才到臺灣任教,促進臺灣大學在全球的競爭力時,借鑑新加坡與韓國的經驗,在高等教育人事制度上採取更多元化和彈性的策略,或能幫助臺灣在全球高等教育競爭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資料來源
黃家凱、林侑毅、陳慶智(2022)。國際高等教育競爭力分析:以新加坡與韓國大學教師待遇與兼職制度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7(2),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