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處境的轉變
菁莪鐸聲—院士系列講座第三場
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 | 王人弘
本院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為增進同仁跨領域學習以及與頂尖學者交流的機會,由周惠民主任力邀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李壬癸院士、黃樹民院士與梁賡義院士等4名不同領域的殿堂級學者,進行不同學術專業之專題講座。為強調知識與教育間的重要性,以「菁莪鐸聲-院士系列講座」作為講座主題,第三場於6月10日在本院三峽總院區舉行,主題為「臺灣原住民處境的轉變」。
首先由林從一院長開場致詞,並簡介黃樹民院士的人類學背景,及臺灣人類學的濫觴,同時提出人類學與教育研究工作之間的共通性,以此期許本院同仁能藉由院士的研究成果與思路,拓展研究方向並提升政策建議的品質。
黃樹民院士先述說2006年回到臺灣擔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時,外界對於民族所的研究環境與方向有所期待,因此,由他與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共同擔任主持人,在2007年至2008年間,執行中研院民族所時隔20多年的全臺灣原住民族的發展普查與研究,並於隔年出版《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
本次講座內容即分享其與教育相關的調查現象與成果,從當時調查整理的原住民族群人口變化、政策轉變、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經濟狀況等議題,來討論原住民族群在臺灣發展的狀況,並且針對原住民族群社會的發展提出兩種可能性:分離發展與參與提升。最後,從務實層面提出6項施政方向建言:1.原住民族委員會應釐清其定位;2.兼顧都會原住民族與原鄉原住民族不同的需要;3.提升花蓮市與臺東市的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以減緩人口流失;4.加強原鄉地區公醫及照護體制的發展,如衛生所、巡迴醫療車、老幼長照機構等;5.推廣社區多語言教室,提升多元文化教育;6.加強社會服務,如原鄉的送餐到府、老幼日照機構、課後輔導以減少隔代教育問題,都會的課後照顧、就業輔導、失業就濟等。從黃樹民院士的演講當中,可看出距今十多年前中研院所進行原住民族大型調查研究計畫,有多項成果與建議,影響政府在2010年以後的施政方向,也為臺灣原住民族社會帶來良性的影響。
黃樹民院士精彩的分享讓人感覺時光轉瞬即逝,本次演講讓同仁收穫滿滿、獲益良多,期待下一場院士系列講座!
台灣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計畫 (另開新視窗) 院士系列講座 (另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