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原教相遇AI:跨區域共學,點亮文化本位教育新契機

花蓮縣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 | 王人弘

  本院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原教中心)近年積極與原住民族教育相關的外部單位合作,包含研究計畫、合作備忘錄 (MOU) 的簽署以及研習推廣活動。114年度的花蓮縣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教師專業成長研習活動,是與花蓮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以下簡稱花蓮縣原教中心)合作舉辦的第三年,由花蓮縣的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教師安排各項主題的增能研習,於7月28至30日在本院三峽總院區舉行,經本院原教中心與花蓮縣原教中心及縣內6所原住民族實驗學校校長共議,提出研習活動的兩大主軸:跨區域實驗學校交流以及文化本位的課程與教案實作並搭配AI輔助。

  首日由本院原教中心周惠民主任與花蓮縣原教中心副召集人呂國良校長開場致詞,期勉花蓮縣6所學校師長及與會人員能收穫滿滿。接著由本院教科書研究中心卓益安助理研究員及李映璇助理研究員,以族群本位課程與教材設計為主題,並根據其專業科目數學科與英文科,分享理論、實務以及國內外個案。當日下午,由臺東縣達仁鄉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顏正一校長與劉沛勛教師以及巴楠花部落中小學的莊宜螢,分別就學校的原民本位課程以及提升學力的部分,分享兩校推行實驗教育的過程與經驗。

  第二日上午由本院原教中心專任助理翊翎‧撒利尤以「科技及AI輔助課程發展與設計」為主題,除分享目前可免費使用的AI輔助工具,如:ChatGPTMicrosoft CopilotGoogle GeminiClaudePerplexity等,歸納各項AI輔具功能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工具簡化並加快課程設計之外,課程中也不斷透過實作讓教師們能夠迅速瞭解基礎操作,結合各校的教學工作內容,另按照學校進行分組,實際操作AI輔具以設計完整的課程或教案。下午透過4所學校的分享,如:新北市插角森林實驗小學宋宏璋校長分享非原民學校如何透過山林知識課程與原民文化結合;臺中市博屋瑪國民小學胡家豪主任分享成熟的原民實驗學校如何自我檢視並調整課程方向與內容;新竹縣尖石鄉嘉興國民小學徐榮春校長分享泰雅族課綱的願景與目標以及如何推行泰雅族課程;桃園市哈嘎灣原住民族實驗小學的林雨墨主任分享如何與外部官方或民間合作、爭取資源以補足或強化原住民族教育。

  第三日課程分為兩部份,其一為花蓮縣卓溪鄉卓楓國民小學拉罕.羅幸校長及馬慧廷教師分享帶領學生參加原住民族科展的實務經驗;其二為本院原教中心李岱融助理研究員偕同翊翎‧撒利尤,針對各組完成以AI輔具設計之課程或教案給予建議。課程結束後由花蓮縣原教中心召集人邱忠信校長頒發全程參與學員研習證書,並且勉勵在場6所學校教師,能夠將本次研習活動所學帶回各校分享並傳承。


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 (另開新視窗) 文化本位課程 (另開新視窗) 文化回應教材 (另開新視窗) AI輔助 (另開新視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