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自然》檢視你我所在的城市

策略溝通辦公室 | 李曉青

  全球氣候變遷加上熱島效應等因素下,使得臺灣夏季出現極端高溫的次數愈加頻繁,甚至屢創新高。今年六月底臺北溫度飆升到38.9度,七月更來到39.7度,皆創下臺北氣象站自1896年設站以來六、七月的最高溫。高溫下長時間的曝晒除了會導致熱傷害等致命危險,在高溫背後還隱藏著社會底層結構的問題。

  《城市與自然》主要在藉著檢視都市,重新連結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並討論城市興起改變了自然與社會的關係。此書是本院在整併前國立編譯館時期與群學出版有限公司,於2002年1月合作翻譯發行。作者Lisa Benton-Short與John Rennie Short在大學擔任地理學教授,對於城市環境議題、城市發展皆有深入的研究。書裡談到的許多素材,來自作者多年教授「都市環境議題」課程的成果,呈現出豐富的文獻資料。

  這本書內容可分為三大部分:「歷史上的都市環境」、「都市環境議題」、「(重新)調整都市——自然關係」。在第一章導論,作者一開始先舉1995年7月熱浪襲擊芝加哥市為例,當時的氣溫高達華氏100多度(約攝氏37.7度)超過一星期,造成700多人死亡,針對此事件有學者做了社會探查,發現大多數死者是獨居老人。

  作者認為,若只說是「自然災害」造成,恐怕並非那麼單純,其他還有像是年長者的社會隔離、公共救助緊縮等所產生的因素,都是造成此次大規模人數死亡的原因。從這個事件他提出了兩個重點:城市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就此案例而言,城市是夏季暖化升溫的一環;其次,這些環境過程與因政治經濟差異所造成的社會關係,遠比我們認知還要緊密。

  在導論的這一章中,探討「城市是生態系統」、「城市裡的自然」、「都市可持續性」(永續性)等主題,這三個主題除了貫穿所有後續章節外,他提到一個值得嚴肅思考的問題:自然、城市與社會權力間的關係,也就是自然與社會,環境與政治之間的交互關聯。

  另外,作者也說明了全書的架構。第二章檢視早期城市如何改變自然環境,隨著城市浮現與成長,汙染和疾病等環境問題,也推動新的管制系統和基礎建設翻修。第三章說明工業城市的興起如何造成與日俱增的空氣、土地與水汙染,引發後續的政策改革和新型態的都市設計。第四章介紹當前都市轉型浪潮的五種趨勢。

  第二部分「都市環境議題」共六章:第五章談論關於城市的多向度觀點,從中理解環繞、壓縮和構造一座城市的環境氛圍。第六章針對都市危害及災害的討論。第七章描述都市生態學的出現,探討不同面向的改變。第八到十章則是分別檢視都市裡的水源、空氣與垃圾的問題。

  最後一部分是重新調整都市—自然關係的理論和實踐。第十一章探討階級、種族與性別,如何與都市環境議題相互關聯。第十二章則是討論都市的永續發展,試圖重新連結城市及其地域、區域和全球生態的主要理論及實踐論述。

  《城市與自然》除了在各章節有脈絡性介紹及附圖表說明,呈現當時的實際情況外,它比較不一樣的設計是在內容編排,每一章最後都提供「延伸閱讀指南」,若讀者有興趣可以找相關的原文書籍;並且清楚整理作者與譯者的注釋,也方便讀者找尋。這是一本深具價值的書,值得推薦。


自然環境 城市 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