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密任務:一堂讓孩子學會溝通與思辨的素養課
【2024年教師創意教案競賽作品(國小組)特優】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 王清標
2024年度愛學網競賽,來自桃園市平鎮區南勢國民小學的許喬銨老師,以及臺北市內湖區東湖國民小學的許庭銨老師,憑藉創意教案《「雞」密任務》脫穎而出,榮獲國小組特優,他們攜手打造出一堂融合生活情境、科技素養與非暴力溝通精神的多元素養課程,展現新世代教育的溫度與深度。
課程靈感源於一通社區居民的來電,對學校飼養的雞隻發出噪音表示關切,身為南勢國小生教組長的許喬銨老師,看見這不僅是校園管理議題,更是一次珍貴的社會溝通契機,於是她結合學校與在地農會合作所設置的「雞寶寶小天地」,並使用愛學網的資源,帶領學生認識動物的聲音與噪音的來源,發展出一系列探究與實作兼備的教學設計。
許庭銨老師則運用其社會領域的專長,帶領學生運用科技工具,從實務角度出發,思考噪音對社區的實際影響。他們依循KWL教學策略,從「我知道什麼」(What I Know)切入,引導學生認識校園周遭的聲音問題;接著透過「我想知道什麼」(What I Want to Know)引發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進行測距、測分貝等數據蒐集,學習用科學方法取代情緒判斷。
接著進入「我學到了什麼」(What I Learned)階段,學生不僅統整所學,還學會以同理與理性的態度撰寫建設性的溝通信件,進行非暴力溝通實踐,這不只是語文課的延伸,更是一場公民素養的深耕歷程,孩子們從受教者轉變為問題的參與者、解決者,甚至成為社區溝通的橋梁。
整體課程架構融入四學模式與ORID (Objective、Reflective、Interpretive、Decisional) 焦點討論法,從觀察、反思到行動,步步引導學生深化理解。最令人驚豔的不只是教案巧妙結合「雞」的主題與教育理念,更在於孩子透過這樣的學習歷程,真正理解如何以不同視角思考問題,進而提出理性、具同理心的解方。
從課堂互動到學生回饋,都可清楚看見這門課不僅解決了噪音問題,更播下公民素養的種子,在「雞」的陪伴下,孩子學會傾聽、對話與合作,展現教育最動人的樣貌。
許喬銨與許庭銨老師相信:「生活即課程,課程也能改變生活。」他們期望透過《「雞」密任務》引發孩子對生活的觀察力與好奇心,跳脫書本與考試框架,走進真實世界,重新定義學習的意義與價值。
相關內容,歡迎至愛學網點閱「113-教案-國小-特優-「雞」密任務」,其他更多教學設計課程,歡迎至愛學網「愛教學—教學設計」單元中點閱。
生命教育 (另開新視窗) 多元素養 (另開新視窗) 非暴力溝通 (另開新視窗) KWL教學法 (另開新視窗) 公民素養 (另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