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中小學教育革新政策之推展情形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 | 賴協志 研究員
壹、前言
韓國的中等教育與初等教育又稱作普通基礎教育;中等教育則包括普通中等教育、專門中等教育和職業中等教育;政府對於教育政策進行的改革,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其中面對蓬勃高漲的課外輔導與補習熱以及家庭支出中與日俱增的補習費用(私教育費),讓中等教育階段的改革浪潮更是無法避免(崔銀映,2013)。韓國新政府在2022年5月上任,提出五大國家教育政策:培養百萬數位人才;積極建設能夠培養人才的學習革新;創建大學自主與革新樞紐;強化國家教育責任制與解決教育差距;強調現在是地方大學時代(黃月純,2023)。韓國政府將透過提高基本學習能力、轉型數位教育、高中選修課程多元化等的方式加強公共教育的競爭力;首先,指定小學3年級與國中1年級為「責任教育年級」將加強學習能力診斷的部分;又透過維持自律型高中、外國語高中、國際學校等的教育機構、全面實施高中選修學分制度、引進數位教科書、全面進行針對教師的研習等方式,將提升公共教育的競爭力(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a)。韓國政府將加強挖掘潛在人才及加強依學生個人特性的適性精英教育支援,並施行精英教育機關的落實及績效管理;另外,一方面加強針對電腦軟體及人工智慧領域的精英教育,另一方面將進行人文、社會、藝術等精英教育領域的多元化(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b)。韓國教育部因2025年同時啟動2022修訂課綱、高中學分制、學習成就評量制度、AI數位教科書等政策,把它視為公共教育面臨大轉變的一年;這些政策注重於培養學生創意、品行、跨領域等部分的未來核心素養,帶動學生自主學習(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4a)。本篇文章蒐集和整理2023年至2024年之間有關韓國中小學教育革新政策的國際教育訊息,以供國內參考。
貳、中小學教育革新政策之推展情形
一、發布第五期英才教育振興綜合計畫,以挖掘人才及加強適性支援
韓國教育部在2023年3月20日發表,自2023年起至未來5年的精英教育相關目標及課題的「第五期英才教育振興綜合計畫」。這次計畫透過廣泛的彙集相關部門、專家、市道教育廳及現場等的意見後,由中央精英教育振興委員會審議核准。爲了挖掘潛在精英人才,並加強針對學生個人的適性支援,制定了針對才華和潛力明顯突出之精英人才的國家水準判別標準,並建立符合個人特性的教育及支援體系。爲了持續開發和協助弱勢族群中具有潛力的學生,還將增加1對1諮詢等包含弱勢族群特性的精英教育計畫。爲了讓一般學生也能不斷的探索和開發個人才能和潛力,將鼓勵精英班級等先教育、後選拔的方式,透過中小學才能啟發示範學校,以及在高中提供多種選修課程,增加在一般學校裡能夠探索個人才能的機會(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b)。
韓國教育部為加強電腦軟體、人工智慧領域之精英教育及精英教育領域的多元化,將推動成立諸如科學技術院附屬人工智慧等科學菁英學校,增設電腦軟體資優班及精英教育院,增加對精英學校及科學高中SW、AI特化教育課程的支援等,協助因應尖端科技發展的數位人才開發及培養。增設及運作地區別大學附設藝術英才教育院等,以發展不同領域的藝術精英教育。另外,透過人文社會領域之線上課程、擴展「新世代精英企業家教育院」等計畫,推動發明及企業家的精英教育,為社會各領域的優秀人才奠定成長發展的基石。利用精英學校及科學高中共同提案的「醫藥學系升學制裁方案」,加強對於理工科的升學及職業輔導。科學高中將共同制定「提前畢業制度改善方案」,使學校得進行更優化的教育課程。資優班的話,以開發在學校裡具有潛在能力的學生為中心進行,英才教育院的課程主要以依照各領域的不同專題進行程度分班教育,並邀請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等,進一步特色化及優化課程內容(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c)。
二、提出以數位為基礎的教育革新增能支援方案,培訓數位教育教師
韓國教育部在2024年4月15日發表「以數位為基礎的教育革新增能支援方案」,為了培訓數位教育教師,2024年將投入韓幣3,818億元,辦理教師增能研習;另外,為了推動教室革新,從既有記憶式學習的教育模式,轉型為提問討論式學習,將在未來的3年裡培養3萬4,000名領航教師。韓國教育部解釋,此刻要提供學生適合個人速度及能力的適性教育,應將AI及數位科技有效應用於課堂上。因此,在2023年底,國會通過了有關數位教育教師增能特別交付金,以確保接下來3年預算的「地方教育財政交付金法」修改案。韓國教育部的領航教師研習方式,不再是傳達政策內容的一次性研習,將改為一起探究課程革新的價值及方向的研習課程;領航教師的研習課程內容將包含「課綱教學評量革新」、「運用數位教科書」、「社會情緒學習」等,提高協助學生成長的課程及評量的專業能力及教師諮商方式等內容(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4a)。
韓國教育部依照老師個人的數位能力落差、喜好、特性,提供適性研習課程,教師可以透過簡單的診斷工具,診斷出個人能力,依照診斷結果,接受推薦的相關研習課程,並可依照之前的課程學習歷程,頒發數位認證。研習對象主要將以全體教職員為前提,並針對2025年將使用數位教科書在課堂上的小學老師及中學的數學、英文、資訊科的教師15萬人優先進行研習。為了要落實以數位為基礎的教育改革成為學校的文化,2024年從3,000所學校開始,接下來的3年裡頭,針對全韓國1萬2,000所學校提供講師到校辦理研習之服務。該服務是指經由學校自主診斷校內數位基礎的教育改革現況及環境後,申請研習,那麼負責研習的教育機關將提供學校所需要的課程。為了避免因數位教育政策的實施,增加教師的業務負擔,韓國教育部將努力協助支援。除將提供教師可輕鬆運用的教學模式及課程範例,也將努力開發數位教科書,使其成為課堂上的助教,給予教師們實質的幫助。將在為減輕老師業務負擔的教育科技開發上投入韓幣8億元;為了減輕教師有關在數位載具管理方面的業務負擔,將在2024年培養1200名「數位家教」,同時將在所有的市道教育廳示範性辦理「技術支援服務據點」。此外,以主導數位教學及評量革新的教師為對象,新設「2024年度教學革新教師獎」,將徵選100名優秀教師,提供海外先進教育體驗研習等各種績效獎勵。市道教育廳也將選拔有助於推動教學革新的教師,提供教師們海外先進教育體驗研習機會(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4a)。
三、公布教育發展特區推動計畫,推動地區主導性公共教育革新方案
韓國教育部公布「教育發展特區推動計畫」,推動可以在地方能夠享有優質教育的「地區主導性公共教育革新方案」。除了協助學校增加招生及教育課程上的自由調整範圍,打造出地區的明星學校。「教育發展特區」實指為了培育地方創生人才並鼓勵他們定居在地方,韓國地方自治團體、教育廳、大學、地方企業、公家機關等保持密切的關係並協助支援相關事務的機制。被指定為教育發展特區的地方擬從幼兒教育、中小學、到高等教育為止,以「地區教育發展策略」及適合地區環境的「特區運行模板」來執行,因此將地方政府需要的「地區適性特別條列」上陳給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協助擬相關法律規定。在中小學的部分,可以推動增加招生及進行教育課程調整範圍的學校執行方案,這意味著在公家機關遷移到地方時可以建立學校協助因機關遷移搬到地方的公務人員及子女可以直升特區內的學校,並可以進行與該機關專業領域相關課程(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d)。
在教育發展特區可以進行公開校長徵選,並在地方企業、公家機關職員等的人選當中聘用教師。在高中課程裡,將可開設該大學及相關企業人員一同參加的「特性化教育課程」。韓國教育部希望透過與「地方時代機會發展特區」、「都市融合特區」、「文化特區」及「地方革新中心大學志願體系」、「教育國際化特區」等地區合作,可以提高教育發展特區的績效。目前在預定為教育發展特區的非首都圈地區及江華、金浦等首都圈鄰近地區自2023年12月起,進行示範地區計畫招募的申請,從「基本自治團體(第1類型)」、「廣域自治團體(第2類型)」、「廣域自治團體指定之基本自治團體(第3類型)」當中選一個類型申請計畫。倘經教育發展特區委員會的審查及地方時代委員會審議獲選時,可自2024年開始進行為期3年的教育發展特區計畫。韓國教育部表示,不會事先決定可參加該計畫的地區名額,在審查計畫過程中,將評估各類型的申請情況及推動內容等後再做決定。將優先在這些示範地區投入地方教育財政特別預算,給予資金上的協助(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e)。
四、通過初中等教育法施行令修改案,持續提升公共教育競爭力
韓國政府通過了明示保留自律型私立高中(下稱自律高)、外國語高中(外高)、國際高中法令依據的施行令修改案。韓國教育部在2024年1月16日召開的國務會議中表示,已通過「初中等教育法施行令修改案」。該修改案在1月23日公告,並於 2月開始施行。原先,韓國教育部透過在2023 年6月發表的「公共教育競爭力提高方案」已表示,將保留自律高、外高及國際高中。這是在2019年前政府透過修改該施行令,決定將在2025 年進行全面廢除以後約4年以來的政策變化。該施行令修改方案是針對此事的後續措施。韓國教育部解釋,本次施行令的修改方案旨在確保學生及家長的教育選擇權,也能夠在公共教育的範圍內進行多元及創新的教育。但是,韓國教育部表示,為了避免形成高中學校間排名行為及過度的補習教育,仍維持自律高、外高及國際高中的後期招生方式。為了要防制這些學校利用前期(8~11月報名)招生的方式比一般高中領先錄取優秀學生的行為,仍進行後期(12月報名)招生的方式(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4b)。
預計自2025年開始轉換為一般高中的自律型高中、外國語高中、國際高中將持續保留。韓國教育部表示,將試圖在公共教育的範圍內滿足學生及家長的不同教育需求。首先,為了集中培養因應未來企業人才需求的專業人員,將推動「Meister高中*2.0」。再來是為了讓學校可以依地區等的條件自由進行教育革新,將推動「自律型公立高中2.0」。另外,將針對2025年全面施行的高中學分制的質疑進行改善。為了減少相對評價引發的選修科目別成績上的優勢或不利(因學生數的多寡決定學生成績時,有一些選修課程難免會有人數較少,相對的可以拿高等級的人數也比較少),將廢除所有成績單上選修科目的排名及等級標示,但在共同科目上為了確保最基本的學習表現評 估資料,維持目前的排名及9等級標示。最後,將建立評價管理中心 來提高針對絕對評價(成就評價制)的可信度(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a)。韓國自 2025 年起執行高中學分制;高中將新設多種選修課程,以便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涯聽課。高中除了資訊課外,還將新設「基本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軟體與生活」等科目。在數學課程領域中,高一的主要共同課程裡也重新編列了「矩陣與矩陣基本運算」的內容。高中國語課程中將新設「文學和影像」、「媒體溝通」等選修科目(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f)。
五、提報家長綜合政策,預計發行親職教育手冊
韓國教育部提報「家長綜合政策」,將開發依照子女成長狀況的「家長親職教育課程」,自2025年起發行「親職教育手冊」。韓國教育部在2024年4月30日表示,已在政府首爾大樓召開「第四次社會相關長官會議」,並討論有關所有學生健康成長之家長相關政策的方向和課題。韓國教育部發表上揭家長相關政策,是自2009年提出「家長政策推動方向」後,時隔15年。韓國教育部表示,爲因應教師管教權崩潰問題、個人主義的高漲、幼兒教育及保育統合、數位革新等政策及環境的變化,制定了相關政策(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4c)。
韓國政府將擬定適性「家長教育課程」;首先,依照子女的成長階段進行針對家長的適性教育,來研發家長教育課程。依國小、國中、高中之學校層級,為家長揭示學生的教育方向,如同政府制訂的課綱可做為學校實際教學的指引,政府亦將為家長提供類似的教育課程。家長的教育課程將依照子女的成長階段,根據不同時期,設定家長所需要的核心素養後,並以培養這些素養為主要方向,向家長提出教育目標表及學習方式等內容。另外,韓國將開發包含幼兒及中小學生等依照子女的學校層級,家長須知內容的「親職教育手冊」標準方案。其宗旨是爲了讓家長們對子女及學校生活相關疑問事項,提供具有公信力的資訊。手冊內容,包含在家庭如何指導子女、學校教育課程及學校生活的理解、與學校的溝通方法等。倘研發標準方案並提供予教育廳,各市、道教育廳將反映其特色,於2025年3月左右向各級學校分發該手冊(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4c)。
六、發展合作型特色化高中,並提出技職高中組織再造支援計畫
韓國教育部在2024年5月20日發表,以選拔10所為培育區域人才作為據點角色之「合作型特色化高中」。「合作型特色化高中」是指為培育區域或國家所需的特殊產業及地方產業人才,地方自治團體、教育廳、地方企業及特性化高中透過協議建立合作體系,進行該區域所需的適性教育的特色化高中。自2024年起收件的「合作型特色化高中公開招募」,有15個地區,共37個合作體系參與其中。韓國教育部經過以產業及地方專家組成的「合作型特色化高中選拔委員會」的書面及實體評估,選出最終遴選對象。申請該計畫的「合作型特色化高中」提交的計畫書包含,以區域的重點產業相關領域為中心所改編之教育課程及有效提升該學校學生的區域就業率及定居率的方案。韓國教育部為協助「合作型特色化高中」領導區域發展,將進行體制的諮詢及績效管理。為此,在2025年正式運行「合作型特色化高中」前,將針對各學校組織一對一的諮詢小組,找出各學校所需要支援事項並給予協助;另外,在接下來的5年,將提供高達韓幣45億元的財政補助,並協助修改規定等。韓國教育部以2024年的10所為起點,至2027年將培育35所「合作型特色化高中」(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4d)。
韓國教育部(副總理兼教育部部長李周浩)2024年7月11日發表了「2024年技職高中組織再造支援計畫」的選拔結果。是爲了要增加技職高中的競爭力,因應產業的結構改變,協助支援技職高中科系調整的計畫。自2016年至2023年,透過本計畫,重組了1000多個科系。2024年將計畫重點放在積極引導新產業、新技術領域的重組,加強對協助學校變化的支援體系上。有關科系調整共有60所學校、86個科系被選為對象(75所學校、115個科系申請),其中有關半導體、人工智能(AI)、軟體(SW)等新產業、新技術領域的科系有42個。這次被選上的科系將從教育部和市道教育廳獲得預算,進行有關教育課程及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師資能量的研習及相關實習環境改善。經過招生等準備時間,預計自2026年起執行科系及課程業務。同時,韓國教育部爲了有系統的協助新產業、新技術領域的組織再造,以被選上的科系(課程)爲對象,提供與產業界連結的諮詢服務,爲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增加企業場域的研習及企業、研究所等參訪現場的機會。還將協助推動科系組織再造的學校老師之間的交流(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4e)。
參考資料
崔銀映(2013)。韓國高中平準化政策之研究。學校行政,83,89-100。
黃月純(2023)。後疫情時代韓國新政府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研究月刊,346,4-15。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a)。維持學習能力診斷評價及自律型私立高中,將提升公共教育的競爭力。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b)。韓國教育部發布「第五期英才教育振興綜合計畫」,以挖掘潛在精英人才(一)。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c)。韓國教育部發布「第五期英才教育振興綜合計畫」,以挖掘潛在精英人才(二)。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d)。鼓勵地方創生人才直升鄰近地區大學,政府將培育地區明星高中(上)。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e)。鼓勵地方創生人才直升鄰近地區大學,政府將培育地區明星高中(下)。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f)。韓國自2025年起執行高中學分制,從目前的國中1年級開始使用新課綱。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4a)。韓國政府將投入韓幣3,818億元強化數位教育教師量能。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4b)。韓國確定保留自律型高中、外國語高中、國際高中,自2024年2月開始適用施行令。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4c)。「親職教育優先」—韓國教育部將制定包含教導子女方法的「親職教育手冊」。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4d)。韓國教育部選定10所培育區域人才的「合作型特色化高中」。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4e)。韓國教育部發表「2024年技職高中組織再造支援計畫」選拔結果。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附加檔案
教育革新政策 (另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