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VS生活

素養導向教學 「從社會規範看道德」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刻意惡作劇害同學受傷應該是法律還是道德?用餐時敬老尊賢是一種道德還是社會規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道德、法律、宗教或是習俗,然而它們有時候像是一種讓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有時候又好像是種似有似無的規範,約束著我們每一個決定。他們之間的差異性又在哪裡呢?

  嘉義市興嘉國民小學的楊宗明老師,透過事實、感覺、發現的概念,先引導學生釐清事實與感受的差異,再探究道德與法律對於我們心靈深處所帶來的波瀾,如道德與否的判斷,時常發生在做了不一定不可以,但卻會造成我們心靈不自在的情況。課堂中有孩子舉例抄襲別人的文章作為自己的作品,也有孩子舉例開車時不亂丟垃圾是一種道德上的標準,但接著又有其他學生對於上面兩項案例提出不同的看法;影片中老師以引導學生分享生活經驗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於日常生活中道德與法律等觀念的認識與學習。

  社會規範是四種元素所組成的一種,具有區域性文化差異的限制架構,有的時候是只發生在你所生活的社會環境裡,因此,藉由認識社會規範的同時,也是一種對於自身所處社會文化的認識,同時我們也在具備這樣一份邏輯架構下,認識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異,如我們與西方人不同的家庭觀、價值觀、傳統習俗等,楊老師也鼓勵其他教師,透過跨領域方式除豐富教學內容,亦能幫助學生更靈活的運用社會領域的知識(影片:素養導向教學 「從社會規範看道德」)。

  其他更多精采的內容,歡迎讀者至愛學網「愛教學」單元中瀏覽觀看。


十二年國教課綱 素養導向教學 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