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的自主學習如何實踐?實驗學校的啟示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 林哲立 副研究員

  自主學習是指在開放與彈性學習氛圍、系統性的教學支持下,學習者經由學習方法與自我管理以達到學習目標的過程。教師抱持開放與彈性的態度,支持學生的探究與好奇心,在探究過程中培養認知面向、合作互動與社會參與的素養。

一、實驗學校以專題課程實踐自主學習

  近年實驗型態學校蓬勃發展,自主學習為實驗教育的核心價值,某實驗學校的自主學習是由專題課程來實踐,學生在國中八年級與高中二年級需要經歷約一年的專題探究活動,並在學期末進行成果發表,為全校重要的學習活動。經由此過程促進學習者的自我理解、自我探究與生涯探索,同時也是覺察與點燃學習熱情到科學探究的過程。正如該實驗學校教師所提到的「在做專題時,他真正覺察他到底喜歡甚麼,一旦點燃熱情…專題它是一個探望自己,幫助他走向前的道路」。不同於一般學校來看待自主學習,該實驗學校所理解的專題課程是一種學習歷程,並非研究成就或透些特定的產出,不是透過自主學習的策略達到考試或升學的目標,也不是從教師與成人的角色來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歸納該實驗學校由專題探究課程實踐自主學習的內涵,以及對應的教師訪談內容,如下:

(一)歷程比成果重要:試圖在學生身上看到走的歷程是甚麼,不會告訴你的專題是太爛或太好了,好跟不好,不在於外在,在於內在你到底悟了甚麼。

(二)重視質性與個別評量:學生在報告,它其實際是對話的空間與場域,有包含我們的評量系統,其實是有比較質性、比較是個別發展差異的。

(三)班級的氛圍:班級的信任條件,或者他們討論文化好的話,那砲火是比老師還要激烈的…他們在發展合作模式的過程,他們會把這件事情視為團體的盛宴。

(四)教師的角色:要誠實,會就會,不會就是一起學習…我不會直接把價值觀放在你身上,但我會跟你討論。

(五)社區與家長的參與:很大的工作是要去建立社群的平台,建立更多大人可以來照亮它,因為我知道我只能對到某幾位學生…他們都是無給職的。

二、自主學習如何實踐

(一)個人學習經驗的建構

  自主學習是自我理解或進入探究的學習歷程,不僅是對於外界知識的理解與探究,更是內化這些寶貴的學習經驗的重要機會,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是知識的學習,學生如何選擇主題、尋求協助、與他人溝通與互動,或如何面對拖延到自我管理,以及管理與覺察各種想法與情緒等,這些內在課程(inner curriculum)是建構真實的自我概念、培養自我調整學習能力,以及建構意義感的重要機會。

(二)兼顧成果展現與學習歷程

  自主學習在本質上是內隱的,通常不易外顯化或進行教學與評量,形成性評量可使自主學習的實踐是更加具體的、可實踐與回饋的。在成果展現上,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需要舞台與展現的,實驗學校教師也提到,成果的發表是一個團體盛宴而非個人秀。

(三)創造正向、安全友善的學習環境

  學校應營造正向安全、友善、探究開放的學習氛圍;促進全校師生的理解以形塑共同目標,並善用社區資源;在學校整體課程規劃下,連結與扣合各類型的課程,例如校訂必修、多元選修課程等,以發揮自主學習的最大效果。


資料來源

林哲立。(2018)。中學生自主學習現況調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實施之前導研究。(NAER-107-12-A-2-04-00-1-09)。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附加檔案
  1. PDF檔案 新課綱的自主學習如何實踐?實驗學校的啟示.pdf

十二年國教 自主學習 實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