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與壓力調節的深度智慧
友善職場溝通術與職場不法侵害預防講座
人事室 | 陳燕書
你最近一次覺得「溝通很累」是什麼時候?你如何面對壓力並調適身心?本院人事室於2025年9月18日舉辦「友善職場溝通術與職場不法侵害預防講座」,邀請心田心理諮商所柯喬文諮商心理師主講,協助同仁理解溝通背後的心理機制,建立健康人際關係。
「我已經講三次了,他還是不做!聽不懂還是故意拖延?」、「不知道如何跟主管表達,其實他說話讓我很有壓力。」這些熟悉的職場情境,你是否也曾經歷?美國著名家族治療先驅薩提爾 (Virginia Satir) 將人類因應壓力或情境所採取的溝通姿態,歸納為討好型、指責型、理智型、打岔型與一致型;討好型的人面對臨時要求會說:「我一定會做完。」內心卻默默承受壓力;指責型遇到延誤時抱怨:「都是你害的!」;理智型面對同仁喊累會說:「根據規劃,這是必須的。」;當打岔型的人被質疑,常岔開話題說:「欸昨天比賽超好看……」
五種溝通姿態中的「一致型」是更為健康的溝通模式,關注自我、他人與情境的平衡,也就是「我重要,你也重要。」當工作超載時可以說:「我理解你很急,但我們能否討論一下分工狀況?」為增進共鳴,講座現場透過互動式情境題來舉例,同仁們藉由答題,逐步認識自己的溝通模式。一個人的說話模式來自過去經驗與文化背景,同樣一句話因為表情、聲調、手勢的不同會傳遞不同的感受,語氣急促、尾音上揚並叉腰說:「你為什麼這麼晚回!」與音量適中、柔和且語調關心的:「你怎麼這麼晚才回?」展現出不同的溝通效果。
讓我們學習「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縮寫NVC)的四步驟:觀察、感受、需求、請求,透過滿足彼此需求,達成正向交流。
⬛ 「你總是遲到!」改為「我觀察到這週開會,有三次你比預定時間晚到。」
⬛ 「你很不尊重我!」改為「我感到焦躁、不被尊重。」
⬛ 「你一直這樣很煩!」改為「我擔心工作會延誤,想請你下次準時交。」
⬛ 「你都不幫忙!」改為「我感到很累、忙不過來,希望你能協助處理。」
良好溝通是不帶批評判斷、僅描述看見的事、說出自己的感受,進一步清楚說出自身需求,具體與尊重的表述方式,是正向交流的驅動力所在。
而工作之餘,同仁們如何調適身心壓力呢?她建議若覺察壓力訊號,如睡眠狀態與食慾改變、焦躁不安,可依循「壓力管理三步驟:覺察→調整→修復」,進一步獲得調適。重新分配任務、規劃時間、調整優先順序之外,也請允許自己偶爾展現脆弱、夠好就好,運動、規律作息、冥想、書寫、傾訴、維持社交連結、尋求專業資源協助,都是很好的方式。
講座最後,講師分享職場不法侵害的識別與防治方法,當職場上感受到不舒服,都值得被重視與處理,同仁們的彼此支持、提供心理及法律資源、建立完整通報機制等,皆有助避免職場不法侵害。本次課程不僅幫助同仁審視自身溝通模式,更學習掌握友善溝通的藝術,以正向方式改善人際關係、提升工作效率,共同營造溫暖和諧的職場環境。
友善職場 (另開新視窗) 人際溝通 (另開新視窗) 壓力調適 (另開新視窗) 不法侵害預防 (另開新視窗)